結束了七個月的海外生活,
坐著jetstar從關西空港回到桃園的班機,
坐著統聯的巴士,買票的時候告示都看的懂,付錢的時候從皮包的夾層找出新台幣。
然後過了一天,又過了一天,到今天二十五號了。
在理智上我完全的了解回來才不過三天,
但在感覺上已經回來好久好久了,
--------
今天去幫媽媽打掃房子,
應該是三月九號吧,我正在Brisbane機場等待前往紐西蘭時,
知道老媽在台中不遠處,買了間中古小公寓,室內19坪,正在裝修中。
之後就要搬出去了。
我當時實在很難理解,為什麼要搬走呢?
老媽說她要有自己的空間,自己的廚房,這些在育才街我從小到大住的房子裡,
一樣我覺得都不少。但看來木已成舟,我預見我回國後,
老媽已經搬走了的情況,十分不能適應。
從大學之後,就搬離了台中的家,在台北一生活就是十年,回家的頻率大約就是一個月一次。
爸爸不在了之後,老媽退休的生活比原本的更精采,
所以有時候回家老媽卻剛好跑出去玩的情況也不少。
但也沒什麼關係,反正下個月回來時,估計也是遇的到的。
--------
近幾年過年,我也常常在初一、二時一個人在台中渡過。
老哥跟寶瑩要回娘家,老媽跟阿伯會去宜蘭,我則是在過年前會從台北回台中(過年嘛)
不同的方向線,讓我有時也會在熟係到不行的家裡產生陌生感。
接下來老媽有兩個家了,一個是原本的家,一個是在新家。
老哥有兩個家好幾年囉,一個是原本的家,一個是他和寶瑩和二隻小朋友組成的家。
我目前還是只有一個家,就是那原本的家。
我在國外時,一直想著這個原本的家,會不會愈來愈模糊呢?
會不會有一天,老哥他們都順利的高中之後,因為工作而搬到別的縣市去,
我如果人那時在台中,那麼應該還是住在育才街,一個人的房子,是不是家?
我如果人也因為工作,搬離了台中,那麼想要回家的時候,會不會不知道回哪?
當然育才街還在,我的房間也還在。
我也自我的解嘲說,這就是空巢期的感覺吧!
--------
今天去幫老媽打掃新家,因為這兩天才剛裝修好,
我站上椅子擦著高處,我跪在地上擦著地板,刷著陽台,清裡馬桶。
老媽一整天都在外頭走跳,早上來幫忙打掃的工人下午就沒來了。
我一個人打掃著,比我打掃自己的房間還要認真。
有一種這是老媽接下來要住的地方,總是要用的乾淨一點的聲音在腦中。
有一種如果我現在認真一點打掃,就有替老媽盡到一點力的感覺。
是這樣的心情,角色調換的心情。
最近一次有人問我,為什麼你媽要搬家?我說:「沒辦法,媽媽長大了,總是要飛的。」
我想我,應該是適懷了吧!